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剑[1] 盘晓娟[1] 刘平娥[2] 唐冬英[2] 彭丽花[2] 蒋光清[2] 陈友元[2] 蒋秋云[2]
机构地区:[1]漳州医学护理职业学院,福建漳州363000 [2]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永州425006
出 处:《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6年第5期623-624,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摘 要:目的:探讨前S2抗原(PreS2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HBV)隐、显性感染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同时检测HBV隐性感染者(为主)及适量显性感染者的PreS2抗原和乙肝血清标志物,然后进行各类、群感染者之间的比较和分析。结果:在HBV隐性感染的人群中,e抗原阳性者和e抗体阳性者PreS2抗原的阳性率分别为93.10%和60.00%;“乙肝大三阳”者和“小三阳”者PreS2抗原的阳性率分别为92.31%和62.50%。在乙肝病毒显性感染者(急、慢性乙肝患者)人群中,PreS2抗原的阳性率分别为90.91%和61.54%。结论:PreS2抗原在判断感染者尤其是隐性感染者血清的传染性、以及隐性感染者的发展转化和显性感染者的临床转归方面,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