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港赤潮监控区红色裸甲藻赤潮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蔡燕红[1] 张海波[1] 项有堂[1] 

机构地区:[1]宁波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出  处:《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年第5期116-118,共3页Ocean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摘  要:对2004年5月27日—6月3日象山港水域发生的大范围赤潮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本次赤潮面积为240km2,赤潮原因种为红色裸甲藻(GymnodiniumsanguineumHirasaka1922),密度最高达到4.03×107个/dm3,厚度4m。赤潮的发生导致水体中pH、DO、COD、活性磷酸盐的含量较同期常规监测时偏高,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硅酸盐含量明显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持续的高温天气是本次赤潮发生的主要原因。

关 键 词:象山港 赤潮监控区 红色裸甲藻 

分 类 号:X55[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