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世中期的旱涝变化与中华古文明的进程  被引量:2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绍武[1] 黄建斌[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北京100871

出  处:《自然科学进展》2006年第10期1238-1244,共7页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331010)

摘  要:综合分析了考古文化、史料及古气候3个方面的资料,证明在6000BC,4000BC及2000BC有3次大范围的干旱期,而在2100—2200BC,2600—2900BC及4400—5400BC有3个洪水期.6000BC的干旱期可能与8.2 ka BP的冷事件有关.冷事件之后,裴李岗文化、后李文化、大地湾文化、兴隆洼文化及皂市文化先后在中华大地发展.4000BC的干旱可能与5.8—5.9 ka BP的冷事件有关.黄帝远古文明在这时期萌芽.2000BC的干旱与4.3~4.1 ka BP的冷事件相关联.2070BC年夏朝建立,开始了历史上被艳称三代的夏商周灿烂文明.中国古代史有许多关于洪水的神话与传说.“共工氏怒触不周山”是神话,“大禹治水”是传说.神话与传说传递了重要气候信息.洪水与干旱交替与中华古文明的发展交织在一起.夏朝建立的基础就是“大禹治水”,而气候干旱可能对“治水”成功产生了影响.从东北南部到华北,再到青藏高原东部,转向华南、南海,一系列的古气候记录证明了以上提到的干旱期与洪水期.而现代观测资料则证明这与夏季风的减弱与增强有关.

关 键 词:全新世 旱涝变化 中华古文明 

分 类 号:P532[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