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源nifA基因对苜蓿中华根瘤菌nifA突变体的互补分析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姚振华[1] 田哲贤[2] 戴小密[1] Anke Becker 李健[2] 严海芹[2] 肖琰[2] 朱家璧[1] 俞冠翘[1] Silvia Rüberg 王忆平[2] 邹华松[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 [2]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Institute for Genome Research,CeBiTec,Bielefeld University,Postfach 100131,D-3361533501Bielefeld,Germany

出  处:《科学通报》2006年第19期2258-2264,共7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2001CB108901和2001CB1089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0470940);德国Bundesministerium fur Bildung und Forschung(批准号:031U213D);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批准号:BIZ7)资助项目.

摘  要:为深入研究苜蓿中华根瘤菌NifA的特性,分别用组成型表达的慢生型大豆根瘤菌和紫云英根瘤菌的nifA基因互补苜蓿中华根瘤菌nifA突变体,观察其共生表型.结果表明,慢生型大豆根瘤菌和紫云英根瘤菌nifA基因不能互补苜蓿中华根瘤菌nifA突变体的共生表型.以苜蓿中华根瘤菌nifA突变体为遗传背景,利用全基因组微阵列实验比较分析引入异源nifA基因后产生的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结果显示,苜蓿中华根瘤菌自身NifA蛋白引起238个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这些表达差异的基因分属共生、能量和中心代谢、持家、细胞结构与运输等生物学功能组.慢生型大豆根瘤菌、紫云英根瘤菌和阴沟肠杆菌的NifA蛋白分别引起了20,7和9个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这些基因主要是固氮相关基因,但差异不及苜蓿中华根瘤菌NifA互补菌明显.以苜蓿中华根瘤菌nifH启动子与lacZ融合基因为报道基因,研究nifH的表达.结果指出,慢生型大豆根瘤菌和紫云英根瘤菌的NifA蛋白只能部分激活苜蓿中华根瘤菌nifH的表达,激活水平分别为苜蓿中华根瘤菌NifA蛋白激活率的70%和50%,与微阵列实验结果相符.

关 键 词:SINORHIZOBIUM MELILOTI NifA基因表达 基因组微阵列 

分 类 号:Q933[生物学—微生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