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埃及伊蚊实验室种群的建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丕玉[1] 董利民[1] 吴超[1] 董学书[1] 

机构地区:[1]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云南省思茅市665000

出  处:《医学动物防制》2006年第10期735-736,共2页Journal of Medical Pest Control

摘  要:目的:开展对虫媒病毒性疾病媒介蚊种的研究,建立实验室品系。方法:将现场捕获埃及伊蚊幼虫饲养至羽化成蚊,放入25cm×20cm×20cm的铜沙蚊笼内饲养至第5天饲鼠血,饲血3天后观察产卵情况,同时详细记录产卵、孵化、化蛹、羽化情况。结果:实验室饲养驯化繁殖第1代埃及伊蚊,孵化、化蛹、羽化率分别为74.48%、70.43%、80.10%。经过4代的实验饲养繁殖观察,其孵化、化蛹及羽化率分别上升至87.55%、77.86%和91.86%。结论:经过几代饲养驯化繁殖,已达到正常群体自然繁殖水平,已成功稳定饲养近2年,繁殖到第22代,建立了云南省埃及伊蚊实验室品系,为登革热和其它虫媒病毒性疾病防治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 键 词:埃及伊蚊 饲养驯化繁殖 建立实验室品系 

分 类 号:R384.1[医药卫生—医学寄生虫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