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定球[1] 周淑群[2] 韦叶育[3] 韦柳华[3] 范柳青[3]
机构地区:[1]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骨三科,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545005 [2]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药剂科,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545005 [3]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检验科,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545005
出 处:《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第41期168-169,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摘 要:目的:了解本地区近7年来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病原菌构成、耐药和细菌生物被膜形成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于1999-01/2006-02选择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骨三科收治的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26例为对象,所有患者于手术前、手术中均进行细菌培养,采用K-B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手术中观察人工假体-骨界面是否有生物被膜形成,并取假体周围被膜组织进行奥辛兰染色。结果:①26例患者术前培养阳性22例,其中混合感染1例,阴性4例,阳性率84.6%;术中培养阳性24例,其中混合感染1例,阴性2例,阳性率92.3%。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前、术中的病原菌均以G+球菌为主,占70%以上,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比例最高;其次是G-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术前、术中病原菌符合率为95.8%。②药敏结果: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苯唑西林的耐药性极高,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占77.8%(14/18),对氨基糖甙类、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也极高;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甙类、复方新诺明和氨苄西林也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2株大肠埃希菌均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③26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的人工假体-骨界面有生物被膜形成,占92.3%。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细菌中高毒力菌株和耐药菌株比例高,细菌可形成大量生物被膜,是引起感染难治的主要因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