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丁大成[1,2,3,4,5] 董怡[1,2,3,4,5] 李申德[1,2,3,4,5] 李小春 杨晓洁 甘晓丹[1,2,3,4,5]
机构地区:[1]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3]北京同仁医院内科 [4]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细胞生物室 [5]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
出 处:《中华医学杂志》1996年第6期427-430,共4页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探讨5种细胞因子在干燥综合征(SS)病人自身免疫性小涎腺炎的发生和破坏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24例唇腺活检标本,常规石蜡包埋保存、切片,用酶标记双重原位杂交方法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α(PDGFα)和PDGFβ等5种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SS病人唇腺中所有细胞因子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原发SS组唇腺的TNFα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继发SS组。炎症不同时期细胞因子表达的种类不同。同时表达两种细胞因子的细胞仅见于唇腺中浸润的单个核细胞。腺泡上皮细胞中表达TNFα发生在间质淋巴细胞浸润之前。病人唇腺中IL-6阳性者血清中的ANA阳性率显著高于阴性者。结论原发SS的发病过程可能是某些始动因子活化了易感人群的腺泡上皮细胞,使之分泌TNFα。TNFα又引起IL-1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导致小涎腺的炎症和破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