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曙东[1] 胡冰川[1] 吴强[1] 崔奇峰[1]
机构地区:[1]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 处:《管理世界》2006年第10期14-21,共8页Journal of Management World
基 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0030702)
摘 要:本研究根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运用GTAP模型设定基准线预测和动态情景进行模拟,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农产品关税的削减对贸易区内农产品贸易量、进出口价格和产业结构的长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收获计划”会促使中国部分农产品的进口价格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货物贸易协议”的实施将进一步导致关税对在区域内贸易的扭曲作用被逐步消除,促使大部分农产品的进口价格下降。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对东盟各国进出口的农产品数量有大幅度增加,并且自由贸易区内各国间的农产品进出口显现出一个普遍性的增长,产生较大的贸易创造效应。另一个值得关注之处在于,通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各国的比较优势将发生变化,国内资源分配格局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使得区域内各国农业部门的投入要素在按照比较优势进行调整的同时,农业部门的生产资源存在逐渐向非农部门转移的倾向。
关 键 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东盟农产品贸易 GTAP 动态递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