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时人自动赴义的道德救世情怀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炎才[1] 

机构地区:[1]江汉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天府新论》2006年第1期123-127,共5页New Horizons from Tianfu

基  金:湖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第三批项目<清末民初道德救世思潮研究>(鄂教思政[2004]13号/2004D314)基础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在清末道德救世思潮中,部分时人视死节、无畏、献身等自动赴义为特殊道德救世途径。死节主要体现封建官吏在对外战争失败和在政治变革过程中所表现的忠君爱国;无畏则展示为有志于救世者视救亡图存为己任,勇破生死关,不顾身家而为之的忠君爱国与抑君爱国相结合;而献身则凸现为“杀身成仁”、“舍身取义”,促进中国近代爱国主义思想勃兴的叛君爱国。此类自动赴义体现了浓厚的道德救世情怀。

关 键 词:清末 时人 自动赴义 道德救世 死节 无畏 献身 

分 类 号:K257[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