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桥接与神经端侧缝合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源瑞[1] 张振军[2] 冷永德 李坤 

机构地区:[1]济南市中心医院骨创伤显微外科,250013 [2]山东大学医学院 [3]山东省建八三医院

出  处:《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年第11期1072-1075,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

摘  要:周围神经缺损是骨科临床常见疾病。周围神经损伤后,远端轴突髓鞘会发生Waller变性,但大部分雪旺细胞仍存活于神经纤维基底膜内,增殖形成Bungner带,并与巨噬细胞共同吞噬变性碎片,同时神经远端的雪旺细胞和神经近端损伤处的雪旺细胞分泌多种因子:①神经营养因子(neurontrophic factors,NTF),其中包括神经生长岗子;②促神经轴突生长因子;③细胞基质。正是这些因子的协间作用促进轴突再生,损伤的周围神经才得以修复。NTF的另一来源是失神经支配的骨骼肌细胞。Brwn发现失运动神经支配的骨骼肌细胞可诱导邻近的正常运动神经纤维发芽生长,而正常骨骼肌则尢此作用。随着神经缺损长度的加大,这些因子的浓度逐渐降低,促神经生长作用减弱,因此临床常见超过7cm的神经缺损修复效果差。

关 键 词:周围神经缺损 缝合修复 WALLER变性 促神经生长作用 神经营养因子 周围神经损伤 临床常见疾病 骨骼肌细胞 

分 类 号:R651.3[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