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财政通史>编写组
出 处:《财政研究》2006年第11期11-21,共11页Public Finance Research
摘 要: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中国的财政经济于16世纪以前曾长期处于领先的地位。康雍乾盛世“落日辉煌”之时,中国的GDP还占据全球总量的40%左右。但其后,却很快落入百年积弱、列强欺侮、被动挨打、苦难深重的境地。历史的风云,终于唤醒了古老中华的沉沦,在20世纪发生了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中国改革开放三件大事。江山留胜迹,旧貌换新颜。随着二十余年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高速稳步的发展,中国重新为世界所瞩目,中国的社会和财政经济正在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大潮中,经历起飞,走向现代化,迎接伟大的民族复兴。财政,是庶政之母,治国之宗,求强之命脉,复兴之大计。苏辙有言:“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国之所以存亡,事之所以成败,常必由之”。我国数千年来,有关财政的产生、发展与变革,财政体制的演化,财政管理的经验,财政思想的阐发与总结以及财政政策调整等大量、丰富的记载和相关材料,都是我们极为宝贵的历史遗产。可以说,中国几乎是唯一能够以五千年文化背景,来编写一部阐明一国财政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以及它对社会政治经济兴衰发挥作用影响的财政通史著作的国家。然而,在以往我国财政史的研究中,还没有出现一部较为全面而系统的通史型著作。正因为如此,我们感到这一“利今世而惠后人”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到了改革开放、经济社会转型时代财政研究工作者的肩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