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田立德[1] 姚檀栋[1] 邬光剑[1] 李真[2] 徐柏青[1] 李月芳[2]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2]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出 处:《科学通报》2006年第20期2453-2456,共4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规划(批准号:2005CB42200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33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121101,40571039);科学技术部项目(批准号:2001CCB00300)资助.
摘 要:慕士塔格7000m海拔处钻取的一根长度为41.6m长的冰芯中的总β活化度随深度变化不仅记录到了1963年热核试验所产生的放射性参考层,而且更清楚地显示了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灾难所产生的放射性峰值.这标志着这一核灾难事件清楚地保存在中国西部帕米尔高原高海拔冰芯记录中,而且可以作为附近高海拔地区冰芯定年中另一个重要的放射性参考层.
关 键 词:慕士塔格冰芯 参考层 总β活化度 切尔诺贝利核事件
分 类 号:TL73[核科学技术—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