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路翎小说创作中“父亲”形象的民族性特征——以陀思妥耶夫斯基、肖洛霍夫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时国炎[1]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出  处:《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1-4,共4页Journal of Chuzhou University

摘  要:路翎、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肖洛霍夫在各自的作品中都竭力消解传统意义上“父亲”的崇高性,并以自己特有的理念重构理想中的父亲形象:陀思妥耶夫斯基从疯狂的仇恨走向宗教救赎;肖洛霍夫以淡漠的姿态体验虚无;路翎则以宽容与爱为原则展示了寻找父亲的艰难和痛苦,体现了一种强烈的民族意识。从这种比较中,我们更能感觉到路翎创作中的这种民族形特征。

关 键 词:父亲形象 陀思妥耶夫斯基 肖洛霍夫 民族性 路翎 小说创作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