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处理原则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石国华[1] 胡跃[1] 李祖国[1] 赵伟峰[1] 

机构地区:[1]解放军第44医院骨科,贵州贵阳550009

出  处:《颈腰痛杂志》2006年第6期473-474,共2页The Journal of Cervicodynia and Lumbodynia

摘  要:目的探讨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椎间盘摘除术规范操作,以期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并发症,并提出相应围手术期的处理原则。方法358例明确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摘除突出的椎间盘,总结分析围手术期的相应处理原则。结果本组358例,单间隙切除278例,双间隙切除80例,平均手术时间80分钟,术中出血约60ml。随访165例,时间6个月~36个月,平均24个月。依据JOA标准评定疗效,优180例,良105例,可65例,2次手术8例,优良率达到80%。结论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椎间盘摘除术损伤小、恢复快、疗效肯定,但其在操作上的特殊性,要求手术医生严格掌握适应症,术中精心操作,术后规范性地休养,搞好围手术期的系统处理,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脊柱微创的优势。

关 键 词: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围手术期 治疗 

分 类 号:R681.53[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