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博弈理论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杜军[1] 刘解龙[2] 

机构地区:[1]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2]长沙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出  处:《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11期95-99,共5页Economic Perspectives

摘  要:自冯·诺伊曼和摩根斯坦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1944)发表以来,传统非合作博弈及合作博弈理论基本上建立在完美决策理性的假设基础上,在这一假设下,博弈的参与者均具备无限的认知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显然,这一假设框架与现实经济个体的行为能力有很大出入;传统博弈理论的另一个局限性体现在其对个体效用函数及主观信念的假设的不可观察性。即使可以利用报酬矩阵来间接体现个体的效用并用主观概率来显示个体信念,但其分析结果往往与实证研究的结果产生差异;此外,在异质性的个体能力及其行为向局部均衡(次优或最优均衡)收敛的过程中,心理、情感因素对博弈路径的影响以及制度演化过程中的经济效率与社会福利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上,传统博弈理论均需要实证与实验研究的证据支持。

关 键 词:博弈理论 实验 非合作博弈 经济个体 信息处理能力 经济行为 主观概率 实证研究 

分 类 号:F224.32[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