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立生 高智耀[2] 王晓明[3] 韩建伦[2] 李亚军[2]
机构地区:[1]榆林卷烟厂职工医院内科,绥德718000 [2]延安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 [3]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老年病科
出 处:《陕西医学杂志》2006年第12期1684-1686,共3页Shaanxi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早期(24~72h)开始应用普伐他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3例临床确诊为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52例),普伐他汀组(常规治疗外加服普伐他汀,51例),于治疗前、治疗后3、6和12个月时分别测肝、肾功能、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妊娠相关血浆蛋白(PAPP—A),统计心血管缺血相关事件。结果:治疗12个月后普伐他汀能有效地降低ACS患者血清总胆固醇、CRP和PAPP—A,升高NO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orP〈0.01);对照组12个月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RP和PAPP—A、NO、HDL-C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12个月后普伐他汀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均有减少,但普伐他汀组更明显(P〈0.05);12个月后其缺血相关事件有显著性差异(P〈0.01)。普伐他汀组中有5例轻度转氨酶升高,3例病人出现腹胀。结论:ACS发病早期应用普伐他汀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血脂、PAPP—A和CRP,升高NO,显著减少心血管缺血相关事件的发生率。
关 键 词:冠状动脉疾病/药物疗法 普伐他汀/治疗应用 胆固醇酯类/血液 对比研究
分 类 号:R541.4[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1.16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