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冰[1]
机构地区:[1]大连民族学院
出 处:《日语学习与研究》2006年第4期55-57,共3页Journal of Japanese Language Study and Research
摘 要:战后的中日教科书纠纷,已然为众所周知。而对20世纪上半叶,中日之间围绕中国教科书中的日本记述,曾经发生过数度重大纠纷的史实,学界却鲜有知晓。回顾百年中日关系,可以说不论在战前还是战后,教科书问题都成为影响两国交往的重大问题。战后中日教科书纠纷与战前的最大不同点是战后中国批评日本的教科书歪曲历史,否认侵略战争,而在战前则是日本不断批评并要求中国修改教科书,认为中国的反日运动源于反日教育,反日教育的直接的体现和工具就是教科书。日方战前的这个观点在战后又被一些人所继承。本文拟依据历史文献,在考察五四运动时期中日教科书纠纷的具体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对时代背景,文化语境的解读,探讨教科书纠纷的成因及其给中日关系带来的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