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沿海池塘养殖刺参的关键技术及其措施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秀兰[1] 王法琴[1] 张汉珍[1] 薄学锋[1] 刘刚[1] 崔江华[1] 王连华[1] 

机构地区:[1]烟台大学海洋学院,264000

出  处:《齐鲁渔业》2006年第12期15-18,共4页Shandong Fisheries

摘  要:刺参(Apostiehopus japonicus)在自然条件下多生长在沿海潮间带及浅海区1~15m深的水底,要求水质清新,小型底栖生物丰富,满足其对溶氧和天然饵料的需要。但是,近几年开展的池塘养殖刺参,养殖环境、养殖密度、水质条件等发生了很大变化,怎样使刺参在一个规范适宜的养殖环境中快速生长,仍然是刺参养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研究主要探讨了黄河三角洲沿海池塘养殖刺参的池塘生态、养殖技术和养殖效果。黄河三角洲沿海是一片废弃的盐碱荒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经济,是强国富民的一件有益的事情,特别是池塘养殖刺参项目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经过两年的开发试验,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对我国沿海盐碱荒地的开发利用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 键 词:黄河三角洲 池塘养殖 养殖技术 刺参 沿海 小型底栖生物 养殖环境 水质条件 

分 类 号:S968.9[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