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姚朝文[1]
出 处:《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第6期30-35,共6页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研究泛文化现象批判"的一部分;基金项目编号:01CZW002。
摘 要:关于新理性精神的讨论衍生出近亲文化诗学的学术群体。文化诗学理论可以被视为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性、过渡性现象。它大大拓展了诗学的丰富性,使文学理论与批评拥有广泛“介入”的能力,具有宽泛的处理面。同时也十分需要将文化诗学的内涵、指涉、理论框架、应运域限、操作方法等问题逐步发展到清晰明了、便利可行的层面,而不是当前这样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方法、视野、语境,甚至有时候看上去更象是一种标签、一种姿态、一种旗帜。“文化诗学”与其说是一个“诗学”毋宁说是“文化批评”。它更多体现为一种批评与研究的文化语境,而没有严格、明确的学科属性。它更多地适用于比经典诗学更宽泛的社会文化问题的研究,而很难做出严格自律自洽的、“纯文学”的审美研究。它更多表现出方法论上适应性比较强的优势,而不是学科边界明确的学科体制化追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6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