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宋炜[1]
出 处:《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98-101,共4页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基 金:中国延安干部学院重点科研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04B003Z)
摘 要: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内部不同阶级阶层之间、政府与民众之间、党派团体之间的各种矛盾,相互交织,错综复杂。中国共产党抓住这些社会矛盾的利益关系突出这一特点,找到了调节各阶级之间利益关系的平衡点,综合运用行政、政策、法律等手段,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解决抗日根据地社会矛盾的利益调节机制。抗日根据地社会矛盾的妥善解决,不仅促进了根据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障了抗战物资所需,而且巩固扩大了抗日民主政权的社会基础,为中国共产党争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