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黄青霉在沉没培养中菌丝球的形成和破碎与青霉素生产的关系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谷达 

出  处:《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6年第6期403-408,共6页World Notes on Antibiotics

摘  要:在沉没生长期间,许多丝状真菌可以以游离菌丝或菌丝球的形式生长,它取决于许多因素,如培养基的pH、输入功率、接种孢子浓度、表面活性剂的存在等.菌丝球形成背后的确切机制还不清楚,可能随菌种的不同而异,甚至可能随菌株的不同而异.然而,成球微生物传统上认为有两种类型:(1)凝聚型和(2)非凝聚型.对于凝聚型来说,培养早期孢子先凝聚,萌发后逐渐发育成菌丝球.而对非凝聚型,由单个孢子就可发育成球,如最近King等对链霉菌菌种所考察的那样,产黄青霉(P.chrysogenum)一般认为是非凝聚型,但也观察到由菌丝单元发育成为菌丝球.最近Thomas和同事指出,在产黄青霉沉没培养期间由菌丝单元结团形成了松散的菌丝团块.因此,产黄青霉的菌丝球很可能是一些菌丝单元结团形成松散团块的结果,由于团块中菌丝生长而逐渐成为有致密核的球.菌丝单元结团取决于菌丝单元的特性,如总菌丝长度、分枝形式和细胞壁表面结构,以及环境条件,如培养基成份和作用在团块上的剪切力.因此,在菌丝球形成的研究中需要包括对孢子发育或游离分散菌丝过程的分析.

关 键 词:青霉素 产黄青霉 培养基 菌丝球 形成 破碎 

分 类 号:TQ465.1[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Q939.5[生物学—微生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