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性”复归:村级组织的角色转换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辉祥[1]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

出  处:《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6期109-112,共4页Contemporary World and Socialism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农村与农民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3JZD0031)的支持;为该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要使农民成为一个有力量的群体,必须将其组织起来。只是这种组织必须是深深植根于农民自身的需求和利益之中并能有效表达和保护农民利益的组织,即具有权源于民并寓于民之中的“草根性”。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作为我国农民重要组织依托的村级组织却具有较强的行政化倾向,以致与其自身的应有特性相背离,从而不利于农民的需求满足和利益保护。这种现象恶性发展的结果,必然会导致乡村治理危机,影响农村社会的和谐。通过扩大村民参与,能够推动村级组织实现“去行政化”、复归“草根性”的角色转换,从而促进乡村社会的良好治理和农民权益的保护。

关 键 词:村级组织 草根性 

分 类 号:D422.0[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