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漆光瑛[1]
机构地区:[1]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系
出 处:《世界经济文汇》1996年第4期16-17,共2页World Economic Papers
摘 要:在《专访录》一书中,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加里·贝克尔认为,收入差距大对中国有益无害,中国的收入差距还未走过了头。在这里,他提出了一个主导思想:乐观地看待收入差距的扩大。 笔者对贝克尔的说法有疑虑。 众所周知,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前,个人收入分配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按照按劳分配原则,应该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要求,从而,劳动者个人收入出现差距是合理的、必然的。但是,在实际上,针对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人口众多这个特点,实行的是以满足劳动者最基本的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为基础的低工资制,“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这种分配制度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却造成了大家的收入不高、收入差距不大的平均主义状况。因此,在1952—1978年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