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甘建和[1] 赵卫峰[1] 徐杰[1] 罗二平[1] 秦爱兰[1] 江敏华[1]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附一院感染病科,江苏苏州215006
出 处:《透析与人工器官》2006年第4期10-13,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Dialysis and Artificial Organs
摘 要:目的大样本回顾分析血浆置换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1999年至2005年用血浆置换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424例,回顾性分析了患者临床特点、血浆置换疗效及与影响因素预后的关系。结果患者治愈或好转259例,存活率61·1%:1.年龄越大、疗效越差,≥60岁患者有效率为37·3%;2.急性重型肝炎有效率为25%,亚急性、慢重肝重型肝炎中,脑病型、混合有效率低于腹水型、无脑病及腹水型,差异有显著性(P<0.05);3.早期、中期、晚期存活率分别为96·9%、65·6%、19·9%(P<0.05);4.慢重肝发病基础为肝硬化的有效率为34·8%;5.合并腹水、电解质紊乱、感染、肝肾综合症(HRS)、脑水肿者存活率分别为63·3%、60·2%、33·7%、9·9%、15·5%,并发症多少与血浆置换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6.血清总胆红素(TBil)升高、甲胎蛋白(AFP)高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下降,血清总胆固醇(Tc)及白蛋白(Alb)降低与血浆置换的疗效有关(P<0.05);7.血浆置换停止治疗3天后,总胆红素下降至治疗前>50%者存活率为78·9%,<50%者存活率为26·7%(P<0.001)。结论年龄、临床分型、分期、慢重肝发病基础、并发症及血生化(Tbil、AFP、PTA、Tc、Alb)等是影响血浆置换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重要因素,把握治疗时机、防治并发症,动态监测重型肝炎患者TBil是提高血浆置换疗效的重要措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9.24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