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立波[1] 石光跃[1] 李艳美[1] 陆春风[1]
机构地区:[1]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3
出 处:《黑龙江医药科学》2006年第6期51-52,共2页Heilongjiang Medicine and Pharmacy
摘 要:目的:观察缺血性心肌病(ICM)发展过程血清Ⅰ型前胶原(proco llgenⅠ,PC I),Ⅲ型胶原(PCⅢ)含量的变化与临床意义及药物干预效果;探讨喹那普利能否抑制ICM胶原的合成,以阻抑ICM的心肌纤维化。方法:采用放免方法测定12例正常对照及46例ICM患者应用喹那普利治疗6周前后心肌纤维化指标:血清Ⅰ型胶原的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 INP)和Ⅲ型胶原的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含量,超声心动图检测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D),室间隔厚度(IV ST),左室后壁厚度(LVPW T),计算左室重量(LVMW)及左室重量指数(LVM I)。结果:①ICM患者血清P INP、PⅢNP含量显著增高,并随心功能等级增加而有升高趋势(P<0.01)。②喹那普利治疗后P INP、PⅢNP含量显著下降,Ⅰ/Ⅲ较前降低(P<0.01)。③治疗后LVEF、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VE)和心房收缩期流速(VA)比值VE/VA升高,LVM I降低,PⅠNP、PⅢNP与LVM I呈正相关(r=0.561,P<0.01;r=0.316,P<0.05),与VE/VA呈负相关,与LVEF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ICM患者血清PⅠNP、PⅡNP含量升高,并随心功能等级增加而有升高趋势。喹那普利可以抑制PCⅠ、PCⅢ合成,从而减轻左室重量,改善心室舒张功能,阻抑ICM心肌纤维化。
分 类 号:R542.2[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