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玉梅[1] 韩士杰[1] 张海森[1] 辛丽花[2] 郑俊强[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6 [2]沈阳农业大学,沈阳110161
出 处:《中国科学(D辑)》2006年第12期1148-1153,共6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批准号:2002CB4125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040005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批准号:90411020)资助
摘 要:以开顶箱法研究了高浓度CO2对长白山两种针叶树—红松和长白松针叶暗呼吸作用的长期影响.对两个树种连续4个生长季进行700和500μmol·mol-1CO2处理,同时设接受大气CO2浓度(约350μmol·mol-1CO2)的开顶箱为对照,在CO2处理的第2,3和4个生长季分别测定了针叶的暗呼吸速率.结果表明:CO2处理的第2个生长季,高浓度CO2下红松和长白松针叶暗呼吸速率增加,可能与碳氮含量变化有关;CO2处理的第3个生长季,高浓度CO2条件下生长的红松针叶暗呼吸速率增加,长白松针叶的暗呼吸速率下降,两树种呈不同响应主要与植株的生长速率不同有关;CO2处理的第4个生长季,红松和长白松针叶的暗呼吸速率均受高浓度CO2抑制.第3个生长季通过改变测量CO2浓度,发现高浓度CO2对长白松针叶暗呼吸作用的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呈现一致性,红松不完全相同.红松和长白松针叶的暗呼吸作用对高浓度CO2的响应与CO2处理时间及植株个体的生长发育阶段有关,暗呼吸速率的变化是CO2直接作用与长期驯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用短期的测定结果预测针叶暗呼吸对高浓度CO2响应的长期效应.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6.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