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魏青山[1] 计剑[1] 付金红[1] 沈家骢[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教育部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重点实验室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所,杭州310027
出 处:《中国科学(B辑)》2006年第6期478-484,共7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B)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50373036);教育部霍英东基金优选资助项目(J20040212)资助
摘 要:用硼氢化钠还原硝酸银、巯基乙酸作稳定剂的方法制备了粒径为16±4nm的纳米银颗粒(AgNP),紫外吸收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证实了粒子的形成.用EDAC引发羧基-氨基缩合反应,制备了表面缔合去甲万古霉素的纳米银复合微球(记为Ag@NVan),紫外吸收光谱分析证实粒子表面去甲万古霉素分子的存在.大肠杆菌(E.coli)的体外细菌培养实验表明,Ag@NVan微球有很强的抗革兰氏阴性菌(Gram-negative bacteria,GNB)活性,在Ag@NVan微球作用下,E.coli呈现出扁“S”形的生长曲线;37℃培养17h后,菌密度值达到最大,但比在纯去甲万古霉素环境中培养相同时间的菌密度低89.9%,比纯纳米银溶液样品中的菌密度低52.3%.单个细菌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Ag@NVan微球大量进入到E.coli的荚膜中,与细胞壁发生了紧密黏附.推测其机理是纳米银在穿透细胞壁的过程中,多个去甲万古霉素分子同时抓合到了细胞膜表面的靶点——肽聚糖肽尾末端的D-Ala-D-Ala结构,从而将整个复合微球体系固定在细胞壁上,增强了抗菌活性.这种生物缔合纳米粒子的模型对生物医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