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产业化——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的必然选择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永宏 

机构地区:[1]山西省大同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

出  处:《农业机械》2006年第12B期40-40,共1页Farm Machinery

摘  要:大同市现有自然草地37.39万hm^2.草面积20.1万hm^2。然牧草及饲用植物品种多达3000多种.是潜力巨大的丰茂牧场。目前.大同市实施山西省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项目已有3个年头.在项目推动下.畜牧业的强劲发展势头加快了草业建设速度。加快发展牧草产业。加大天然草场的综合治理力度.不仅是京津风沙源治理的重要举措.更是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的必然选择。把大同市建设成草茂粮丰、山川秀美的北方生态畜牧经济强市,无疑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随着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大同市委、市政府适时地提出。把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由以种植业为主转变为以畜牧业为主,农、林、牧协调发展。使牧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素有牧草之王之称的苜蓿种植面积发展迅速,在阳高、广灵、大同等县涌现出了666.67hm^2.牧草连片种植园区。阳高友宰镇王官掌村村民刘斌一户就承包土地种植苜蓿40.2hm^2.收入达32.6万元。

关 键 词:生态畜牧经济区 牧草产业化 京津风沙源治理 农业结构调整 建设项目 种植面积 大同市 雁门关 

分 类 号:F326.1[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