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弊相依,优劣并存,在应用中抉择以扬长避短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清艺[1] 李彬彬[2] 

机构地区:[1]福建省泉州市光前医院,泉州市3620002 [2]中国药房杂志社北京办事处,北京市100101

出  处:《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6年第6期326-328,共3页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Drug-use in Hospitals of China

摘  要:众所周知,凝血酶是在凝血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酶,其通过特异性水解血纤维蛋白原为纤维蛋白而发挥凝血作用。而直接凝血酶拮抗剂(Direct thrombin antagonists)可直接抑制凝血酶的活性,其选择性高、作用于凝血途径单个酶的某一部位,可固定剂量口服或皮下给药,无需检测;且为非动物源性,无携带病原的危险,疗效和安全性更加优化。但新型直接凝血酶抑制剂也具有潜在而致命的缺陷:如戊聚糖钠血浆半衰期长(17小时),一旦发生大出血并发症时,不能被硫酸鱼精蛋白所逆转。此外,应用希美加群患者中部分人出现肝酶升高和过敏反应。因此,直接凝血酶拮抗剂的利弊相依、优劣并存。有鉴于此,关键在于临床上如何循循善诱,妥善安排,展现优势,规避风险,方可历经百用而万无一失!

关 键 词:凝血酶拮抗剂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血纤维蛋白原 硫酸鱼精蛋白 血浆半衰期 出血并发症 凝血过程 凝血作用 

分 类 号:R973.2[医药卫生—药品]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