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郑宇[1] 张雪青[1] 阮冰[2] 范俊[2] 李骥[1] 陈永平[1]
机构地区:[1]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内科,325000 [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内科
出 处:《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7年第1期74-75,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基 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2002年度);浙江省教育厅科研基金(20020442)
摘 要:乙型肝炎病毒(HBV)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sAg携带者患肝癌的危险性比HBsAg阴性者高217倍。HBV基因组主要包括四个开放读码框架(ORF),其中C区编码HBcAg及HBeAg,其调控序列位于前C区及C基因启动子(CP)。HBV前C/CP区变异可以通过阻止或减少HBeAg合成和分泌来影响宿主的免疫应答。近年来研究表明,HBV基因变异与肝癌病程有关H0。为深入了解HBV的致癌机制,我们收集浙江省HBsAg阳性肝癌患者血清,测定HBV前C/CP区核苷酸序列,以探明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HBV前C/CP基因区变异的临床意义。
关 键 词:乙型肝炎病毒 P基因区变异 启动子变异 前C/C HBV基因变异 HBSAG携带者 HBSAG阴性 HBsAg阳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