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西伯利亚蝗虫痘病毒的形态学及形态发生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维琪[1] 刘云英[1] 赵民安[1] 刘敏[1] 吾尔尼沙[1] 唐桂芳[1] 杨向明[1] 马良贤 王学凤 曾新平 马莉 孙晓潞 肖英[3] 程秉铨[3] 王萃华[3] 

机构地区:[1]中科院新疆化学所 [2]新疆巴里坤治煌工作站 [3]新疆农科院中心实验室电镜室

出  处:《电子显微学报》1990年第3期57-57,共1页Journal of Chinese Electron Microscopy Society

摘  要:西伯利亚蝗虫是新疆山地草原的主要害虫,连年对牧业生产构成很大威胁,近年来人们开始寻求生物防治的途径。本文介绍了西伯利亚蝗虫痘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形态发生过程。该病毒小球体5-20μ,表面光洁,园形;不成熟的小球体表面有凹陷及许多孔洞。病毒粒子大小为350×250nm,表面有22A的球状突起似桑椹状。病毒粒子以辐射状随机定向分布于小球体中。小球体蛋白以结晶点阵形式出现,其晶格间距约40A。病毒粒子内含核髓。核髓电子密度很高,其内含有卷曲的绳索状结构。

关 键 词:蝗虫痘病毒 西伯利亚 草地害虫 

分 类 号:S812.6[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