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威海[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上海200433
出 处:《理论导刊》2007年第2期46-48,共3页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
基 金:复旦大学亚洲中心的支持;项目代号(CHH3548008)
摘 要:中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的过程之中,“和谐社会”的提出正是为了解决社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的不和谐现象,这与社会学的产生在背景上具有相似之处。涂尔干的社会团结理论典型地代表了西方社会学家对和谐社会的理解和认识,了解社会团结理论与“和谐社会”理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我们对“和谐社会”内涵的把握,涂尔干对两类社会团结的界分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传统和谐社会与现代和谐社会的区别。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