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淮[1]
机构地区:[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出 处:《经济问题探索》1996年第8期4-7,共4页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
摘 要:在中国走向2000年和2010年的新一轮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最重要的战略措施之一。在这一战略规划中,产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应占有重要的位置。 一、中国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化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在中国80年代初期制定的长期发展战略中,能源、基础原材料工业被列为战略扶持重点和政策导向的资源配置重点。当时,中国的工业生产能力有2/5因能源短缺而开工不足:机械加工能力和钢铁等基础原材料的供应能力之比为4:1。在这样一个数量比例关系严重失衡的状态下,产业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产业间再生产比例关系的良性化而不是优化,以能源、基础原材料工业为战略重点无疑是正确的。在这一长期战略以及与之相配合的“六五”、“七五”、“八五”等中期战略规划的实施过程中,由于资源、资金等条件约束,在完成“翻两番”的战略目标中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增长始终落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因而在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中,加工产业基本上是一直被当做“长线”产业来对待:在国民经济所经历的80年代初、中期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