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亚生[1] 范嘉松[1] 姜红霞[1] Yang Wan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Department of Geology,Wichita State University,1845 Fairmount,Wichita,KS67260
出 处:《科学通报》2007年第2期207-214,共8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472015);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批准号:053102);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
摘 要:二叠纪末生物礁生态系的绝灭是怎样发生的?一蹴而就,还是分几步发生的?对贵州紫云长兴期生物礁顶二个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PTB)剖面的研究表明:礁生态系的绝灭是分二幕进行的.第一幕是钙质海绵、蜓等狭适性生物的完全绝灭,发生在Clarkina yini带内.此后的生物群是由小腹足类、一些介形虫以及某些小型钻孔生物组成的简单生物群,或仅由藻席组成.在Hindeodus parvus带开始的时候,生物礁顶部变成缺氧环境.原来以小腹足类或藻席为主的简单生物群发生绝灭(此为第二个绝灭幕),代之以小球状的疑源类微生物为主的特化生物群.以后在环境变成有氧时,这个特化生物群又被微小腹足类为主的简单生物群取代,代表海洋生态系的初步复苏.此后随着海洋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这个生物群被正常大小的菊石、双壳类、腹足类组成的较为多样性的生物群取代,代表海洋生态系的进一步恢复.谈陆寨剖面是目前所知的唯一的生物礁发育到二叠纪最晚期并遭受大绝灭事件影响的剖面.与煤山金钉子剖面和意大利Dolomites的Tesero剖面的对比表明,非礁生态系有一个和礁生态系相同的第一幕绝灭事件.发生缺氧事件的非礁生态系,有一个和礁生态系相似的第二幕绝灭事件.
关 键 词:二叠纪末 生物礁 集群绝灭 贵州 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
分 类 号:Q911[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2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