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吡咯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岩[1] 余新光[2] 张庆武[2] 杨水晶[2] 李冰茹[2] 张宜虎[2]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北京100853 [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化环学院,北京100083

出  处:《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7年第2期94-96,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Neurosurgery

摘  要: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神经再生困难。组织工程的出现为遭受神经系统损伤的病人创造了希望,但功能恢复不满意。将聚吡咯(PPy)引入组织工程可有效地改进组织与工程材料界面性质,减少胶质瘢痕,整合损伤后中枢神经电信号,促进神经再生。但PPy有着自身的缺陷:可加工性能差,属脆性材料,不能生物降解。本文对PPy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修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关 键 词:聚吡咯 中枢神经系统 创伤和损伤 神经再生 

分 类 号:R651.1[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