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作物管理技术对水稻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6

Effects of Crop Management on Nitrogen Uptak and Utilization of Rice (Oryza sativaL.)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梁尹明 林贤青[2] 孙永飞 朱德峰[2] 陈惠哲[2] 

机构地区:[1]新昌县农业局,浙江新昌312500 [2]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06

出  处:《土壤通报》2007年第1期191-193,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基  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304043);农业部国家跨越计划(2003-01)

摘  要:通过2年田间试验,以杂交粳稻甬优1号为材料,研究不同作物管理技术对稻株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超高产集成技术产量提高21.2%,在分蘖期和抽穗期总氮量低于高产管理,但在成熟期总氮量与高产管理相近;在成熟期叶片、茎鞘中氮滞留量及其占总吸氮量的比例减少;穗部吸氮量提高,其占总吸氮量的比例增加。因此,水稻超高产集成技术能促进水稻叶片和茎鞘中的贮藏性氮向穗部转运,在总氮吸收量变化不大情况下,氮素的吸收利用率、氮素的农学利用率、氮素的生理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等均显著提高。

关 键 词:作物管理 水稻 超高产集成技术 氮吸收 

分 类 号:S511.05[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