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苹芳
出 处:《文史知识》2007年第2期106-106,共1页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摘 要:贞元三年(1155)三月金海陵王迁都燕京中都,命以大房山云峰寺为山陵,建行官。五月,营建大房山山陵;自上京迁太祖、太宗梓宫,十月至中都;大房山行宫成,名日磐宁。十一月改葬太祖、太宗陵寝于中都大房山,太祖仍号睿陵。太宗仍号恭陵。正隆元年(1156)七月,迁上京金始祖以下梓官,十月抵中都,改菲始祖以下十帝于大房山。海陵王葬熙宗于大房山蓼香甸,与诸王同兆域。大定初号曰思陵,大定二十八年(1188)改葬于峨眉各,仍号思陵,恢复帝陵规制。海陵死于扬州,先葬于大房山鹿门各诸王兆域中.降为庶人后葬于山陵西南四十里。世宗于大定二十九年(1189)葬兴陵。章宗于泰和八年(1208)葬道陵。北京房山金陵共菲始祖以下十帝,太祖以下五帝,有行宫,有两处诸王兆域,具有相当的规模。但仅从文献上的记载,我们对陵园的布局、行官的形制等陵寝制度并不清楚,这必须经现代考古学学科勘测和发掘才能获得真貌。
关 键 词:皇陵 金代 北京 陵寝制度 现代考古学 中都 海陵 太宗
分 类 号:K878.8[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