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程漱兰[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出 处:《中国合作经济》2007年第1期25-27,共3页China Co-Operation Economy
摘 要:如今,"莒南经验"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熟知的专有名词。一提起它,人们会想到供销社,想到供销社着手推动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方面的创新性发展。有专家指出,在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有两块"最低的木板":一是供销社,一是缺乏组织的农民。从莒南县供销社的探索和经验来看,他们贯彻合作制理念,以"流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方式,最大程度地将这两块"最低的木板"结合起来,塑造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供销社,加快了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近三四年来,相继有各级官员、学者、其他地区有关人员一万多人到莒南参观、考察、学习;中央主要媒体对此也进行过多次报道。他们对"莒南经验"可能有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解读和分析,但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一致赞誉。200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在对山东省莒南县等地进行考察后,于12月连续推出《加快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山东省供销社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调查与建议》、《发挥供销社推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作用》等数份调研报告,对山东省供销社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的做法进行总结分析,并给予充分的认可。同年12月,"供销合作社与新农村建设暨莒南经验高层论坛"在山东省临沂市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白立忱出席论坛,来自全国政协、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等部门的官员、专家、学者在聚集一堂,热议莒南经验,畅谈供销合作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莒南经验"已经从其独特价值指向一定范围的普适意义;从供销社系统走向更纵深的领域;从莒南县走向山东全省,乃至更广阔的空间;从实践探索走向经验总结、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