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同济大学医学院足踝外科中心、同济医院骨科,上海200065
出 处:《中华骨科杂志》2007年第2期149-155,共7页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摘 要:Pilon在法语中是药师用来粉碎和碾磨的钵杵,胫骨远端与之非常相像。1911年,法国放射科医生EtienneDestot第一次命名pilon骨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类骨折被认为是不宜进行手术治疗的损伤之一,难度并不在于骨折本身,而在于并未认清软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1959年,Jergesen倡导运用石膏外固定治疗pilon骨折。1964年,Leach对腓骨进行了切开复位内固定,而对胫骨则不做任何外科处理。1969年,Rtiedi和Allgfiwer对84例低能量创伤所致pilon骨折的患者进行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术,74%的患者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有90%的患者回到了原工作岗位。在随后的近30年中,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高能量损伤pilon骨折的疗效并不令人满意,以致近10年来,临床上重视采用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外固定术来治疗复杂的pilon骨折。随着微创技术的兴起,近年来采用微创技术治疗pilon骨折的报道逐渐增多。
关 键 词:PILON骨折 疗效评价 治疗方法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PILON骨折 微创技术治疗 石膏外固定治疗 软组织损伤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