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长春中医学院,130021
出 处:《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2-2,共1页Journal of Changchu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五志之火,又称“五火”。五火之说乃始于以“火热论”而著称的金元四大家之一刘河间,他提出了“五志所伤,皆热也”的观点。朱丹溪也赞同其观点,将上述观点推衍为:“五志之动,各有火起。”刘宗厚则进一步提出:“大怒则火起于肝,醉饱则火起于胃,房劳则火起于肾,悲哀动中则火起于肺;心为君主,自焚,则死矣。”由此可见,上述三家之说,皆认为五志均可化而为火。针对这种观点,重视人体阳气,以温补派为著称的张景岳在《景岳全书·火论》篇中则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见解,认为“五志之伤,则无非伤气败阳之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