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4
出 处:《科学通报》2007年第3期249-257,共9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40332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30670159);吴征镒先生云南省突出贡献奖自选项目(批准号:KIB-WU-2001-01)资助
摘 要:简要回顾了关于青藏高原隆起的不同学术观点,结合对栎属高山栎组的综合研究,以及西藏希夏邦马峰和南木林2个化石点最接近现代类群的共存区分析,佐以化石群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在共存区垂直分布范围,分析了徐仁和Spicer关于青藏高原隆起幅度的研究结果,重新推测了上述两地的古海拔.希夏邦马峰化石点代表的古海拔可能在2500~3500m之间,故此从上新世以来希夏邦马峰地区上升了2200~3400m.而中新世南木林乌龙组上下两段的化石组成所代表的古地理有所不同,下段所代表的古海拔为2500~3000m,上段所代表的古海拔为2800~3000m,故自中新世以来该地区至少抬升了1300m,不支持Spicer认为该地区从中新世以来就没有抬升的观点.
关 键 词:希夏邦马峰 南木林 最接近现代类群 共存区 高山栎化石
分 类 号:Q914[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8.247.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