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英[1] 王继志[1] 陈联寿[1] 杨元琴[2]
机构地区:[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2]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北京100081
出 处:《科学通报》2007年第3期344-353,共10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2004CB4183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575018;40505009;40675033)资助项目
摘 要:采用地面加密观测资料、中国风云2号卫星黑体亮度温度(TBB)资料以及NCEP1°×1°再分析资料,分析2005年8月登陆中国的台风Matsa大范围暴雨带的结构特征,研究台风激发的大气波动、大气三维结构及其与台风雨带的关系.采用观测实事、诊断分析与大气波动理论,探讨这类台风引起的远距离暴雨带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ⅰ)Matsa雨带具有显著的波状分布特征和远距离传播特征.(ⅱ)雨带从台风中心向北绵延达2000km,波长约500~1000km,波动周期12~24h.(ⅲ)Matsa雨带分布的波状结构与台风周围大气的三维结构特征,包括扰动涡度散度场、垂直运动场和水汽通量散度场等相应的波动变化特征有密切关系.(ⅳ)观测实事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Matsa北向传播的大型雨带分布特征与大气惯性波与大气重力内波的混合波特征有关.(ⅴ)只有在适当的大气层结与合适的重力波垂直波数条件下,台风扰动才能激发此类远距离传播的波动,并形成大范围的波状雨带.
分 类 号:P444[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