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甲胎蛋白在病毒性肝炎、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中的意义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谈文辉 李林泽[2] 牛聪敏[3] 

机构地区:[1]保定市第四医院,河北保定071051 [2]保定市急救中心,河北保定071000 [3]保定市传染病医院,河北保定071000

出  处:《中国医药导报》2007年第03Z期112-112,116,共2页China Medical Herald

摘  要:目的:比较不同临床类型病毒性肝炎、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中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检出率。方法:AFP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不同临床类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AFP阳性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原发性肝癌88.2%;肝炎肝硬化29.0%;亚急性重型20.8%;急性重型18.2%;慢性重型肝炎13.3%;慢性肝炎重度11.5%:慢性肝炎中度2.3%;慢性肝炎轻度2.2%。64.7%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浓度大于400μg/ml,与肝硬化、急慢性肝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11.8%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浓度在正常范围。25.8%肝硬化患者血清AFP低浓度增高,与其他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癌、病毒性肝炎都能检测到AFP升高,但血清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关 键 词: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分 类 号:R511[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