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振权[1] 冀萌新[1] 和晋予[2] 张文生[1] 吴英刚 张占军[1]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2]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北京100875 [3]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01
出 处:《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年第3期3-4,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博士后基金资助(2005038323)
摘 要:“十一五”时期,我国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生物产业,这给中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中药经济的发展面临两方面的约束:一是需求约束,人们卫生保健的需求中,一部分是对中药的需求;二是中药资源约束,中药资源是一种自然资源,中药经济的发展必然对资源进行消耗。从我国中药发展的现状来看,中药资源的约束越来越突出。从经济角度而言,资源永远是稀缺和有价的,它是生产函数的基本变量,中药资源的禀赋及供给情况决定了一个国家中医药事业的长远大计及中药企业的经济增长路径。中药资源的有限性引发了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资源提供了经济发展的动力,也自然地确定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边界。对资源研究的重点应该转向资源的永续利用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必须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能力。资源生态、资源经济成为主要研究领域。笔者将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