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胸心外科,200433
出 处:《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7年第1期36-37,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Cardiac Arrhythmia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0070749)
摘 要: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治疗的总体效果较差。房颤的电生理特征是心房肌有效不应期明显缩短,目前普遍认为L型钙通道电流(ⅠCa-L)密度的下降是心房肌动作电位时限和有效不应期缩短的主要原因,但是导致房颤时心房肌细胞ⅠCa-L密度下降的具体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明确ⅠCa-L密度下降是否缘于钙离子通道形成亚单位α1c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的变化,同时进一步探讨房颤时左、右心房之间的电生理差异是否缘于α1c表达的不同。
关 键 词:心房颤动患者 心房肌动作电位 钙离子通道 蛋白含量 α1c 风湿性心脏病 L型钙通道电流 有效不应期
分 类 号:R541[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6.21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