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俊利
机构地区:[1]江苏连云港
出 处:《新高考(文科版)》2007年第3期31-34,共4页
摘 要:【考点指津】 1.全面理解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提出原因:①农村和城市出现新矛盾。②国际形势相对稳定。③实现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2)历史条件:①人民政权的巩固。②国营经济的发展。③积累了利用和限制私营工商业的许多经验。④积累了土改完成后的农村开展农业互助合作经验。⑤苏联的巨大成就,对我国具有巨大的榜样作用。(3)特点、实质:特点:①实现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②规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实现“一化三改造”,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实质:改造生产关系,解决私有制问题,即把资本主义所有制、个体所有制改造成为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使公有制占统治地位,成为我国社会的惟一的经济基础。(4)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间的关系:过渡时期总路线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存的路线,是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是总路线的主体。
关 键 词: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工业化 过渡时期总路线 考点 生产力发展水平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资本主义所有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9.23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