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0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一五计划”的完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俊利 

机构地区:[1]江苏连云港

出  处:《新高考(文科版)》2007年第3期31-34,共4页

摘  要:【考点指津】 1.全面理解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提出原因:①农村和城市出现新矛盾。②国际形势相对稳定。③实现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2)历史条件:①人民政权的巩固。②国营经济的发展。③积累了利用和限制私营工商业的许多经验。④积累了土改完成后的农村开展农业互助合作经验。⑤苏联的巨大成就,对我国具有巨大的榜样作用。(3)特点、实质:特点:①实现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②规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实现“一化三改造”,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实质:改造生产关系,解决私有制问题,即把资本主义所有制、个体所有制改造成为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使公有制占统治地位,成为我国社会的惟一的经济基础。(4)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间的关系:过渡时期总路线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存的路线,是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是总路线的主体。

关 键 词: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工业化 过渡时期总路线 考点 生产力发展水平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资本主义所有制 

分 类 号:F424[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