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许玲梯 杨珏琴[1] 姚芳娟[1] 范丽安[1] 来茶云[1]
机构地区:[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五医院哮喘专科
出 处:《上海免疫学杂志》1996年第4期237-238,229,共3页Shanghai Journal of Immunology
摘 要:对62名已知HLA型别的无血缘关系的过敏性哮喘(AA)患者及496名健康人员的EDTA抗凝血浆用琼脂糖高压电泳及免疫固定的方法进行Bf分型。AA患者组中,BfSS、BfSF、BfSS0.7、BfFF、BfFS0.7表型分布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提示B因子本身与AA发病无直接关联。但把Bf抗原与DR、DQ抗原结合起来分析则发现AA病人中有DR7、DQ2、BfSF这一表型的频率远远高于正常对照组,RR值高达25.7,(x2=11.20,P<0.01)。而DR7、DQ2、BfSF表型频率则低于正常对照组,RR值为0.06(x2<=7.26,P<0.05)这一结果提示编码DR7、DQ2和BfSF的基因不论以反式或顺式同时存在在染色体上时就大大增强了个体对AA的易感程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