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向斜油藏特征及成藏机理探讨  被引量:7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河勇[1] 梁晓东[1] 向才富[2] 王跃文[1] 

机构地区:[1]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102249

出  处:《中国科学(D辑)》2007年第2期185-191,共7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摘  要:向斜区低-超低渗透油藏油水关系复杂,重力分异作用不明显,由坳陷中心向两侧表现为油藏-油水过渡带-正常油藏的特点.通过对松辽盆地低-超低渗透储层中油气水运移方式、动力学条件和非达西渗流状态三方面的探讨,认为滞留效应是石油在向斜低部位成藏的关键.油气在低-超低渗透储层中运移时,气、水以单个或几个分子结合的状态运移,能够自由通过喉道,而油珠的最小直径一般要大于喉道直径,必须通过变形才能通过,导致气、水优先运移,而油珠运移滞留,聚集成藏;流体压力差和浮力是石油运移的主要动力,毛细管力是石油运移的主要阻力.当动力小于阻力时,石油滞留成藏;向斜油藏内部浮力小于毛细管阻力,油水不能发生正常的重力分异.这种在向斜区成熟烃源岩范围内低-超低渗透储层中形成的油藏属于非常规油藏.

关 键 词:油珠 孔喉 向斜油藏 低-超低渗透储层 滞留效应 非达西渗流 

分 类 号:P618.13[天文地球—矿床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