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7年第3期116-116,共1页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
摘 要:患儿:女,3d。因呕吐2d入院。第1胎第1产,出生时体重2.9kg,Apgar评分9分。生后第2天排胎粪,量少,色灰白,伴呕吐,初为奶汁后转为胆汁性。检查:腹部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未及压痛、肌卫、反跳痛及包块,肠鸣音2次/min,肛指未及异常,退出手指无气粪排出。腹平片示小肠低位完全性梗阻。钡灌肠示胎儿型结肠,转动体位后钡剂未进入横结肠和升结肠,诊断为结肠闭锁可能大。急诊剖腹探查,术中于右上腹见球形扩张肠管盲端,证实为盲肠,直径6cm。于结肠脾曲找到闭锁远端,直径约0.8cm。注射盐水证实结肠远端通畅。因近远端口径相差悬殊,遂行扩张盲肠切除、回肠横结肠单腔造瘘术,切除的近端盲肠病理检查,肠壁肌层有发育良好的神经节细胞。2个月后行回肠-结肠吻合、造瘘关闭术,术后3d排气排便,无呕吐腹胀,进食良好,术后1周出院。但出院后患儿反复出现腹胀,腹平片示小肠低位近完全性梗阻,保守治疗无效,考虑肠粘连或吻合口近远端比例失调所至,多次行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患儿腹胀渐重。行钡灌肠检查见乙状结肠降结肠交界处移行性改变,再次剖腹探查,见吻合口远端8cm处结肠(乙状结肠降结肠交界处)呈扩张移行改变,遂取移行段远端结肠多点标本送快速冰冻病理,发现移行段以下未找到神经节细胞,移行段找到发育不成熟神经节细胞,吻合口找到发育较好的神经节细胞。诊断为结肠闭锁合并先天性巨结肠,行结肠切除,Ikeda-soper巨结肠根治手术。术后患儿恢复良好,随访3个月,胃纳佳,排糊状便4~6次/d,营养发育良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