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种子产业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兰华[1] 

机构地区:[1]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

出  处:《农业科技与信息》2007年第3期11-12,共2页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摘  要:1基本概况 河西走廊位于海拔1100—1700m的内陆河域、绿洲与戈壁、沙丘相间,地势平坦开阔,耕地分布于大小绿洲之上,依靠横亘于南侧祁连山融化的涓涓雪水,以及内河自流灌溉和部分地下水资源,构成了发达的灌溉农业,“天然高山水库”滋润着农作物旱涝保收。但气候干燥,降雨偏少,年降雨量52—155mm,而蒸发量却高达2300—2700mm,干燥度在4—15之间。年平均温度7—9℃,≥10℃的积温80%证率为2756—3500℃,生长期161—181d,昼夜温差达14℃。丰富的光热气候资源,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天然隔离条件,局部的沙漠绿洲气候,使河西走廊成为全国最理想、规模最大、最具有竞争力的制种基地。

关 键 词:河西走廊 种子产业 自然生态环境 绿洲气候 年降雨量 气候资源 地下水资源 年平均温度 

分 类 号:S162.3[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